新闻中心

对话光伏們:从N型突围到全景破界 一道新能重构零碳生态蓝图

2025-04-03

在光伏行业快速迭代的浪潮中,技术的差异化创新与绿色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企业立足的关键。作为行业内N型技术的引领企业,一道新能始终致力于通过前沿技术与创新理念推动光伏产业的升级与变革。近日,在CEEC 2025展会现场,一道新能高级副总裁黄卫红女士接受光伏們主编臧超专访,详细介绍了公司在N型电池技术、全场景光伏应用解决方案、智能化管理创新及绿色可持续发展等多个维度的突破性进展。从效率突破26.9%的TOPCon5.0产品到抵抗17级台风的柔性支架,从智慧化物流管理到零碳工厂的实践,一道新能以技术为矛,管理为盾,书写着绿色能源转型的新篇章。

以下为一道新能高级副总裁黄卫红女士与光伏們主编臧超对话全文:

 

臧超:一道新能在技术革新方面始终走在前列,能否分享一下目前公司在N型电池技术以及智能光伏解决方案上的最新进展?

黄卫红:感谢提问。一道新能一直致力于以技术创新引领品牌发展。我们采用的是双技术驱动战略,一方面聚焦N型产品本身,另一方面将解决方案与智能运维相结合。

在N型电池技术方面,我们多次突破TOPCon电池的转换效率瓶颈,我们最新的TOPCon 5.0电池转换效率超过26.9%,开路电压746mV,达到行业领先水平。在本次展会,我们推出的670W组件,在不改变原有组件尺寸的前提下,通过优化栅线设计、钝化工艺及背面多晶硅等技术,使功率提升50W,组件效率可达24.8%,全面提升产品的综合发电效率,成为展会的一大亮点。

面向未来,我们制定了“一主三翼”的发展路线,即以N型技术为主线,同时将TOPCon技术与其他电池技术相结合,延伸出DBC、TSiP、SFOS等新型高效电池技术。其中,将TOPCon与IBC技术相结合的DBC组件也在本次展会亮相,该产品具备卓越的外观设计与性能优势,我们计划于第四季度量产,优先应用于分布式屋顶及经销商渠道。此外,我们与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携手研发的SFOS技术,未来效率潜力更是有望突破40%,

除了在N型技术上发力,一道新能自成立之初便致力于成为全场景光伏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我们已形成覆盖生态、城市、水面三大系列的光伏应用解决方案。近几年,一道新能在生态光伏领域取得显著突破。在该领域,我们创新推出柔性支架方案,并率先在云贵川地区推广应用,成功破解山地、丘陵等复杂地形的安装难题。该方案不仅节约土地资源、提升光伏安装密度,其高净空、大跨距优势更推动了江浙地区农光、林光互补项目的落地,赢得行业高度认可。在水面光伏项目中,我们的解决方案不仅优化水体利用,还为渔业养殖创造了良好生态环境。针对城市光伏应用,我们推出轻质组件产品,解决传统组件对屋顶承重的限制,让更多建筑具备安装光伏的可能性,为分布式光伏市场开辟更大空间。光伏产业发展二十余年,部分早期电站已进入质保周期,面临老化甚至火灾等安全风险。为此,我们推出一款“阻火神器”——快速关断系统,具备电弧检测和智能切断功能,可有效解决电站老化和火灾风险问题。

 

臧超:您刚才提到我们针对不同场景研发了相对应的解决方案,能否举个案例,我们通过某种定制化方案解决了客户所面临的问题?

黄卫红:当然。我们轻质组件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许多老旧工厂,如纺织厂和煤棚,屋顶承重能力有限,传统组件无法安装。我们的轻质组件比传统组件重量降低60%,无需加固屋顶,直接粘贴,安装也更加便利,解决了客户的痛点。此外,我们还有一位央企客户,其老旧电站存在老化风险。我们为他们推荐了“阻火神器”,即智能快速关断方案。该方案能在毫秒级检测到电弧拉弧或短路现象,并迅速切断电站,保障安全。我们还提供了阵列式方案,降低了成本,适用于对安全要求较高的老旧电站。这些产品都是基于客户需求和痛点推出的,市场反馈良好。

 

臧超:除了组件之外,一道新能也是柔性支架领域的佼佼者,目前一道新能柔性支架的应用情况如何?这一支架类型能创新性的解决行业的哪些问题?

黄卫红:柔性支架是我们的一大优势产品,在复杂环境中展现出卓越的可靠性和经济性。以我们的海南定安龙湖渔光互补项目为例,该项目全面采用一道新能自主研发的柔性光伏支架,涵盖设计、施工及安装等一站式服务。去年九月,这个项目在遭遇17级超强台风“摩羯”后,柔性支架系统完好无损,组件获得了第三方无隐裂认证,充分验证了我们柔性支架抗阻尼系统在应对台风和抗隐裂方面的能力。在大规模光伏项目中,柔性支架的成本优势尤为显著。相比传统支架,它不仅优化了土地利用率,还提供更大净空,为“板上发电、板下种植”创造理想空间,助力“光伏+”多元化应用模式落地。这一创新方案契合国家光伏产业集约化、复合化发展的方向,为行业提供更高效、安全、经济的解决方案。

我们最早在山地光伏项目中推广柔性支架技术,成功攻克陡坡等复杂地形的安装难题。这一突破不仅可以实现20%~25%的装机容量的提升,还显著节约土地资源,极大增强了项目的经济性和可行性。如今,凭借这些优势,柔性支架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水面光伏、农光互补等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

今年,我们将重点聚焦沙戈荒地区,在这些区域,柔性支架的优势尤为突出,不仅能大幅降低支架成本,还能通过优化设计和安装方式,进一步提升项目的经济效益。此外,我们还推出了跟踪柔性支架技术,该方案在保留柔性支架原有优势的基础上,可根据太阳轨迹自动调整角度,预计发电量提升约10%。

 

臧超:除了技术革新,管理创新也是推动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一道新能在管理方面有哪些新的思路和举措?

黄卫红:首先,我们积极将人工智能与市场、营销和培训工作相结合。例如,在展会前的培训中,我们利用人工智能识别技术人员演讲内容是否与培训材料匹配,提高培训效果。其次,在制造领域,我们将人工智能、信息化和自动化相结合,利用智能化数据分析和SPC工具,提升生产效率。第三,我们注重提升客户满意度,建立了行业领先的CRM管理系统,实现了客户信息采集、分析和管理的全流程信息化。此外,我们还实现了物流信息化,客户可以通过系统实时查询订单物流信息,就像查询京东物流一样方便。我们还计划将物流系统与客户系统联动,进一步提升客户体验。总之,我们在做不断的尝试,围绕人工智能和客户需求,实现定制化创新,为客户提供更多便利。

 

臧超:绿色可持续发展是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一道新能在绿色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创新的实践和规划?

黄卫红:一道新能一直将绿色发展作为企业核心理念之一,在公司治理、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等多个领域持续深耕。在产品制造端,我们严格执行节能、环保、低碳的生产战略,全方位构建绿色制造体系。在光伏组件回收方面,我们率先采用纯物理法拆解工艺,实现无废渣、无废液、无废气、无粉尘污染,并已在该领域获得50项专利。不久前,一道新能作为参编单位之一,联合发布了《2024年中国光伏回收和循环利用白皮书》,积极推动光伏回收体系的完善。从绿色供应链、绿色设计到绿色生产、绿色用电,再到最终的绿色回收,我们构建了覆盖全生命周期的绿色解决方案,让每一块光伏组件都实现最大化价值。

凭借卓越的绿色制造实力与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我们成功入围工信部绿色制造名单,并荣获“国家级绿色供应链”称号。同时,我们的工厂相继获得“绿色低碳工厂”、“零碳工厂”、“碳中和工厂”等多项权威认证,充分彰显了一道新能在绿色发展领域的行业标杆地位。

 

臧超:最后,请黄总谈一下一道新能未来的发展方向和目标。

黄卫红:除了前面提到的解决方案推广,我们今年的重点是“双出海”战略。第一个“出海”是将投资和发展方向延伸到海外。目前我们已经在德国、澳洲、日本等国家建立了子公司,并制定了相应的发展规划。未来,我们希望海外市场占比持续提升,同时继续深耕国内市场,为客户提供卓越的产品与服务。

第二个“出海”是聚焦海上光伏领域。我们不仅能够提供优化后的海上光伏组件,还拥有近海和远海的解决方案。今年,我们的重点推广方向是远海漂浮式光伏解决方案。该方案采用一道新能自主研发的类铝聚合物材料,能够随波逐流,具备卓越的耐候性和抗腐蚀性能,同时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相较传统方案,它不仅显著降低建设成本,还能适应远海复杂环境,提升系统的长期可靠性。

目前,我们已积累了一系列实证案例,其中,去年3月在福建漳州海域投运的远海漂浮式光伏项目已稳定运行一年多,并成功经历多次台风考验,实时监测数据显示系统性能优异,客户反馈积极。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成功案例和技术创新,进一步推动海上光伏的发展,助力行业迈向更广阔的蓝海市场。

我们的网站使用cookies来改善用户体验。浏览本网站即视为您同意我们的Cookies条款.